下背痛… 腰好痠!!

下背痛

前言

下背痛 是許多人常常面臨的健康問題之一,這種疼痛可以對個人的生活品質造成明顯的影響,並在嚴重的情況下導致長期的困擾。

案例一:

W小姐,25歲,辦公室文書職員,某日上午協助同事搬運裝箱文件,因使力不慎,造成腰部瞬間抽痛,便無法做彎腰或轉身等動作,並且痛到連坐都坐不住。這樣的情況,經檢查是屬於急性的肌肉拉傷,經過3次的治療後便已完全改善。

案例二:

L先生,68歲,過去職業為計程車司機,多年來受到腰部痠痛、僵硬所苦,情況時好時壞,近幾個月不僅痠痛、僵硬症狀明顯,更出現小腿和腳背麻痺的症狀。這樣的案例,是由於長期的慢性下背痛,導致進一步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在患者經過治療後,原本酸痛、僵硬的情況已明顯緩解許多,而下肢麻痺的症狀在連續治療3周後,也有50%左右的改善。

類似的病例,在門診經驗中相當常見。一般而言,下背痛指的是身體背部第12根肋骨最下緣以下的疼痛,嚴重的會放射到臀部和腿部。有的人痛得舉步維艱,大腿痙攣;有的人隱隱作痛,坐立難安。下背痛已經成為流行病,是僅次於感冒,第二常見的疾病,大約有80%~90%的成年人曾有過下背痛經驗,且男女比例相當。根據健保局的統計,台灣每年約花30億元在治療背痛。那我們該如何告別下背痛?如何預防下背痛?日常生活應該注意什麼呢?

 

下背痛 的症狀

坐立難安的惱人 下背痛:

下背痛的經驗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歷過,有的人疼痛只有兩三天,有些人則是經年累月的痛,沒有一天舒服過。

輕微的只是短暫性,休息一下疼痛即可消失,但嚴重一點的卻會影響生活,更嚴重者可能會壓迫神經根,產生肢體疼痛以及肌肉麻痺的現象。一般而言,99%的人下背痛有復發的可能,因此為了預防腰部病痛的發生,我們必須多付出一分心力,來了解自己的腰部構造,並學習保護它,免於受到傷害。

 

常見 下背痛 原因與分類

一、肌腱拉傷或肌肉拉傷:

這是急性下背痛最常見的原因,包含急性創傷及反覆性微創傷。後者的原因可能為缺乏運動、長期姿勢不良、睡眠障礙及職業或運動反覆性使用,大多與脊椎旁肌群有關,這也是長時間坐辦公桌的上班族下背疼痛的最常見原因。

二、退化(好發於老年人)

原因為脊椎的老化,俗稱長骨刺。腰椎關節周圍的韌帶與脂肪層因長期關節磨損發炎造成纖維化而變硬,本來專門來保護神經的構造失去彈性,再加上骨刺的發生,就可能會壓迫到神經根,造成疼痛。此時患者不但腰痛,還會伴有下肢的麻痺感。嚴重的病患還會有下肢無力、抽筋,或走路走不遠的現象。

三、椎間盤突出︰

大約90%以上的腰椎間盤突出發生於腰椎第4節與第5節之間或腰椎第5節與薦椎第1節之間。這個毛病好發在中年人或年輕族群中,老年人反而較少。由於椎間盤纖維外環的包覆能力減弱,導致中央髓核在承受壓力後不正常的膨出或破出而壓迫後方的脊椎神經根。這些因素通常與腰部受傷或搬重物有關,也可能和長期姿勢不良有關,像經常坐在辦公桌前的上班族,和美容、美甲師都有可能會遇到,有些人甚至只是打一個噴嚏也會發生,或是根本找不到明顯原因。

 

另外還有其他因素也可能是引發 下背痛 的原因:

• 壓迫性骨折

• 脊椎滑脫

• 僵直應脊椎炎

• 硬脊膜上膿瘍

• 骨髓炎

• 椎間板炎

• 結核性脊椎病

• 轉移性癌症

• 淋巴癌

• 多發性骨髓癌

• 不明原因的骨骼過度骨化

 

預防 下背痛 的日常注意事項:

① 避免久坐,若需久坐時應以背墊支撐下背,並使用高背座椅。且坐時姿勢要端正。

② 不要睡太軟的床,因為屁股會沈下去,對腰椎間盤壓迫神經的狀況會惡化。

③ 避免急速前彎及旋轉、身體過度向後仰等可能會傷害背部的動作。

④ 需轉身去接或拿東西時,不要只扭轉上半身,應盡量整個身體轉過來。

⑤ 拿舉重物時應將兩腳分開約 45 公分,一腳在前,另一腳稍微在後,膝蓋彎曲蹲下,保持背部平直,物品盡量靠近身體,兩腿用力站直,將物品舉起。彎腰提重物是腰部最吃力的動作,腰背不適時應盡量避免。

⑥ 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及預防下背痛的症狀。走路及游泳是理想的運動,但應避免游蝶式。

 

參考資料:

https://www.webmd.com/back-pain/ss/slideshow-low-back-pain-overview